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上海市柳营路650弄36号302室
销售热线:021-56906880 56982876
图文传值:021-56982876
企业邮箱:dzyb@vip.sina.com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务院政策带给企业的发展前景

国务院政策带给企业的发展前景 [2013/9/8]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复杂,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机械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上半年基本延续了上年四季度止跌趋稳的向好势头,行业经济运行表现出缓慢回升、温和增长、平稳发展的态势。同时在市场倒逼机制的作用下,行业外延扩张降温、研发创新升温,结构调整的亮点不断显现。展望全年,金模机械网首席研究员罗百辉认为,今年全行业经济运行速度虽有望略高于去年,但总体仍将处于较低水平,预计产销同比增速在12%左右,利润增速在8%左右,对外贸易出口与上年大体相当。在当前形势下,全行业要善用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仪表仪器(液位计物位计液位变送器物位变送器液位开关电容式液位变送器电容式物位变送器)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行业增长质量的提高。

 

    ()工业增加值增速缓慢回升,已接近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逐月看,1-2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比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低0.9个百分点,但此后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表现出逐月上升的态势,4月、5月当月增速分别达到9.9%9.7%,已高于全国工业当月增速。1-6月机械工业累计增速仅落后全国工业增速0.1个百分点。

 

    ()行业效益回升快于产销

年初机械工业效益增长延续了上年上涨乏力的态势,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速仅为6.38%。进入二季度,行业利润增速回升有所加快,1-6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001亿元,在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增长12.58%,增速同比加快10.64个百分点。1-6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5%,基本保持平稳。

 

    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势平稳,1-6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2%

1-6月机械工业亏损企业同比增加646家,亏损面为15.99%,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但逐月看亏损面呈缩小的趋势。

 

    ()行业分化加剧,典型的投资类产品生产企业困难较大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上半年产量实现同比增长的有36种,占比为56.25%,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28种,占比为43.75%。具体看,不同行业产品的产量增幅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与消费关系密切的产品生产普遍好于投资类的产品,农机产品、汽车中的乘用车、仪器仪表等产品产量增势良好;汽车产销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累计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大关,分别为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同比增长12.8%12.3%,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4.02%13.81%。机床、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等典型的投资类产品的产量大幅下降,相关行业的企业所承受的困难大于去年。挖掘机、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液位计物位计物位开关电容式液位计电容式物位计电容式液位变送器电容式物位变送器)、金属轧制设备、电站锅炉的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3.89%12.55%12.04%12%

 

    ()财务费用增速回落,应收账款总额仍处高位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财务费用及其中的利息支出增速较上年明显回落,回落幅度在30个百分点左右,1-6月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6%,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长5.32%

 

虽然融资成本快速上升的势头有所缓解,但受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机械工业应收账款总额延续了上年的上升态势,1-6月累计达2.89万亿元,增速虽较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同比增长14.8%

 

    ()需求不足加剧过度竞争,产品价格继续下行

受用户需求不足的影响,今年以来机械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总体价格水平延续了上年的低迷态势,至6月止机械产品累计价格指数已连续18个月低于100%,并且仍在继续下滑。今年2月份价格指数为98.8%6月份再降为98.6%,表明当前机械工业产品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在142种产品中,有82种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占比为57.75%

 

    ()外贸出口形势严峻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出口形势严峻,累计出口增速持续回落。1-6月累计出口总额为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增速较年初回落7.7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外贸出口增速低8.89个百分点。从当月看,上半年中有3个月的当月出口额同比下降,6月当月出口金额为299亿美元,同比下降4.63%,降幅较5月加深2.62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订货略回升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重点调查企业的订单增幅缓慢回升,1-6月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累计订货额同比增长3.78%,比一季度加快3.46个百分点,且近三个月来增速保持在3.5%以上。行业订货情况已由上年的持续负增长,转为微幅上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二季度GDP分别为7.7%7.5%,经济呈下行走势。根据发布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CMI),今年3月达到最高点为134,4月份开始逐渐下滑。5CMI88,6CMI84,持续走低。表明4-6月工程机械行业传统周期旺季不旺,反而比1-3月表现更差。

 

在此背景下,三一重工顺势而为,坚守“控风险、抓机会、降成本、选人才”,理性、务实、稳健的经营策略。

 

在以“控风险”为经营重点的策略下,三一重工却在上半年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表现。不仅以超过220亿元的营业收入称雄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从结构看,混凝土机械等板块更是一如既往以绝对优势稳坐全球市场头把交椅。

 

从上游的研发创新制胜,到中游的生产销售务实推进,再到下游用户满意度深受好评,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三一重工理性、务实、稳健的经营策略已经渐渐显露成效。

 

    稳守多项行业第一

从前6个月的经营表现看,三一重工不仅守住了多项行业第一,而且还开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220.85亿元的营业收入使其稳坐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头把交椅。其中,拳头产品混凝土机械录得收入110.87亿元,一如既往位列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第一位;挖机实现收入52.84亿元,高居国内市场榜首。

 

据了解,过去的半年,三一重工在继续保持混凝土机械全球龙头地位的基础上,主营业务收入多元化,挖机和起重机正在加速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挖机占比上升约3个百分点,占比24.51%,连续27个月称雄销量冠军,市占率达到15%;起重机占比上升约2.6个百分点,占比12.82%,中大吨位市占率达到35%

 

对比几大行业龙头,三一重工在2013年上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高于竞争对手。剔除融资租赁影响,三一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1.9%,也高于竞争对手。

 

事实上,除了业绩环节本身,三一重工在上游的研发创新与下游的售后测评方面,均获得了全行业首屈一指的成绩。

 

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886项、授权专利3115项,远多于竞争对手。其今年以来陆续推出的A8系列湿拌砂浆设备、C8系列泵车、V8城镇先锋系列成套设备、C9挖掘机等已在第一时间成为上半年业绩的生力军。

 

而今年5~6月,中国质量协会对超过1000位客户做了详细调研,就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起重机械等八大类主导产品进行了用户满意度测评,出具的调研结果显示,三一重工8项客户满意度测评均拔得头筹。

 

    国际化进入加速度

作为本次中报的最大亮点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三一重工获得的收获更是首屈一指。上半年其国际销售收入54.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6.5%,占总比重高达24.6%

 

其中三一美国实现增长55.8%;三一亚太增长90.1%;汽车起重机国际销售增长44.3%。而其上半年国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6.5%的成绩,较另一行业龙头高64.23个百分点,销售额多41.34亿元。

 

三一重工中报表示,挖机、起重机等产品在印度、巴西等战略市场的本地化经营取得较大进展。汽车起重机国际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44.3%,尤其在巴西、中东等战略新兴市场,赢得市场的高度评价;挖机不仅保持了非洲、亚太等新兴市场的稳固地位,在美国市场也取得显著突破,性能和质量已达到国际一流并逐步获得高端市场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三一重工旗下的普茨迈斯特同样表现非常优越共实现收入约26.6亿元,占总收入12.03%

 

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提到,“我们认为2013年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低迷,并对行业内公司的增长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三一提出以”控风险、抓市场、降成本、选人才“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经营重点,加强回款,降低费用,控制风险,同时公司大力开拓海外业务,国际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亮点。”

 

    风控成效显著

早在2012年,三一重工董事会就明确了“要追求盈利和盈利能力,不要盲目追求规模、不要盲目追求座次、不要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的“一要三不要”原则。这一经营思路的转变,是三一对如何处理好发展规模、效益与品牌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也是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经营风险深层次的思考。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表示,只有严格执行和贯彻这些思想,三一才能保持更加稳健的发展。

 

在稳健的经营思路下,将“控风险”摆在最重要位置的三一重工,在风控方面正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效。

 

首先从源头控制风险,防止新的风险产生。公司调整经营战略,严控成交条件,销售模式中全款比例持续上升,信用销售spanid="bk_475">银行按揭和融资租赁)占比不断下降,担保余额较去年末呈下降趋势。回款率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大幅提升超过92%

 

除此之外,该公司实际坏账率则由去年的4‰下降为0.2今年1~6月,三一核销坏账390.8万元,实际坏账损失率仅0.02%

 

中报披露,三一重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0%,三项费用则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销售费用减少26.3%,管理费用减少17.3%,财务费用大减65.4%

 

华安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表示,三一重工成本控制取得成效,期间费用率降低。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了成本控制,各事业部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从研发降成本、制造端、销售、物流端等多方面严格落实预算倒逼机制,各方面开源节流(比如昆山事业部绿色蔬菜基地,实现公司食堂自给,实现成本管控等),从而使期间费用率大为降低,成本控制取得成效,而且成本管控方式一经公司实施,将会长期、持续地推动成本管控的实施,期间费用率的降低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锂电发展和方向受材料影响

 

    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讯:近几年来,锂动力电池技术日臻成熟,按照其所选用的正极材料来划分,主要有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3种。其中,锰酸锂动力电池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放热稳定性,切充放点循环300多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到9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电动车在高、低温条件下的使用要求,是各种动力电源的理想选择和发展方向。

 

    高工锂电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材料的市场规模为68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2013年全年市场规模为140亿元。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预测,到2015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82亿元。

 

    锂电产能材料竞争影响行业发展

 

    2013年上半年中国本土锂电池电芯企业总销售收入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13年全年中国锂电池产值为328亿元。未来几年中国锂电池的产值增速将比全球增速快,预计到2016年中国本土锂电池产值将达到554亿元,占全球锂电市场份额达到32%

 

    锂电池材料厂商一方面受到来自国际材料大厂的挤压,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无序竞争,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尤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仅在10%以下。而价格竞争又直接导致材料商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减弱,大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扩充产能,更加剧行业竞争,从而形成了行业性的恶性循环。

 

    加拿大和美国对磷酸铁锂实施专利保护,但Phostech公司在欧洲申请专利保护被拒。这也就意味着,加拿大、美国之外的磷酸铁锂生产商如果没有获得Phostech公司的专利授权,其产品进入加美市场就会面临索赔风险。

 

    解决发展瓶径锂电发展或有好机遇

 

    锂电如何发展,如何在材料上有突破,在钛酸锂材料做负极材料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也卓有成效,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降低了成本。不仅材料安全性好,寿命长,充放电比功率高,但同样存在国外专利保护的问题。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电池产品及原辅材料、零配件、机械设备展示交易会上,国内某电池公司的技术人员曾经向媒体表示,该公司的铁电池是在磷酸铁锂中添加了钴元素,全称应该是磷酸铁钴锂电池,它不仅规避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也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此,有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在磷酸铁锂中添加其他元素确实可以规避专利,但材料性能只会下降不会提升。

 

    个别本土企业为了的专利,声称改变了磷酸铁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乃自欺欺人不仅在磷酸铁锂存在外国专利保护的瓶颈,在其他一些材料路线上,中国同样受制于人。锰酸锂材料寿命长,国内业界通过掺杂其他材料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了高温稳定性能。例如某大型公司就宣称该公司研发的以锰系材料为主的电动自行车电池,通过使用改性锰酸锂材料,优化电解液配比,大大提高了锰酸锂材料的高温性能和储存性能,高温循环寿命比普通锰酸锂材料提高了近50%。但是,目前工艺技术和设备却掌握在日本手里。

 

    锂电池确实迎来了全面的发展机遇,但是要秉持积极审慎的态度,寻求平稳发展,切忌那种大跃进式的浮躁和虚假。锂电池材料具有较高的专利壁垒,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经历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实现产品的成熟稳定。这样锂电池的发展才会迎来发展春天。此文出自上海德中仪表实业有限公司www.dzyb.com.cn/转载注明.